斗式提升机作为一种常见的物料输送设备,能够依据传送量灵活调整提升机的高度与传送速度。它通常配备两条平行的链条,上方设有一对传动链轮,在众多行业的物料提升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尽管斗式提升机应用广泛,但其使用也存在确定限制。接下来,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降低斗式提升机输送链的磨损情况。
在实际运行中,斗式提升机的链条存在一些问题。当链条经过头尾轮时,会出现销轴相对外链板滚动的现象,同时还会伴随尖锐刺耳的摩擦声。开口销与销轴一同转动,在外链板上摩擦出一个个光亮的圆圈,磨损到确定程度后开口销会脱落,进而导致销轴向后窜动,外链板也随之脱落。此时,提升机头部的振动会超过12mm/s,并且伴有强烈的冲击。
经分析,销轴与外链板的装配本应是过盈量较大的紧配合,但实际加工和装配精度未能达到这一技术要求。间隙配合使得销轴相对外链板滚动,磨断开口销,这是造成外链板脱落的根本原因。在输送像水泥这类磨琢性强的物料时,坚硬的物料微粒会进入套筒与销轴之间,引发磨粒磨损,这是销轴与套筒失效的主要形式,而内外链板则是疲劳失效的薄弱环节。各零件的表面硬度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,要兼顾耐磨(以实际报告为主)(以实际报告为主)与抗疲劳(以实际报告为主)(以实际报告为主)性能,就需要确认套筒、销轴和滚子这三个零件表面硬度相互匹配。若输送链销轴表面硬度严重不足,性能差,短期内就会出现大量磨损,导致链条节距改变,运行冲击和振动加剧,链传动工况恶化,这也是引发断链事故的重要原因。另外,传动机构减速机的高速齿轴多次断裂,主要是由于输送链传动工况恶化引发的异常振动和尖峰负荷所致。从齿轴断面来看属于疲劳断裂,检测结果显示传动机构本身不存在制造缺陷和安装问题。
针对这些问题,效果优良的解决办法是为提升机更换新链条。在制作新链条时,我们采取了以下技术改进措施并提出相关要求:
优化结构与加工工艺:通过优化链条结构,创新服务加工工艺,确认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精度达到标准。采用削边销轴和削边套筒结构,使销轴与外链板、套筒与内链板的装配均采用过盈量较大的紧配合方式,从而效果优良解决销轴与外链板相对转动的问题。
优化选材与热处理工艺:合理选择材料并优化热处理工艺,以提高链条的耐磨(以实际报告为主)(以实际报告为主)和抗疲劳(以实际报告为主)(以实际报告为主)性能。具体材料及处理要求如下:
套筒选用40Cr材质,进行淬火处理,硬度达到HRC50-54。
销轴采用20CrMnMo材质,进行渗碳淬火处理,硬度为HRC58-62,渗层尺度控制在1.5-2mm。
滚子采用40Cr材质,淬火处理后硬度为HRC48-52。
内外链板采用65Mn材质,加工过程采用冲孔、正火(HB280-320)和挤孔工艺。